深学笃行两会精神 铸魂育人共话担当——思政教研组热议新时代教育使命
2025年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我校思政教研组迅速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大家围绕两会热点,结合教学各抒己见。
何鹏: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倍感振奋。政府工作报告里,无论是科技创新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突破,还是民生保障方面就业、养老等政策的优化完善,桩桩件件都关乎国家发展与人民幸福。这为我的教学提供了丰富且鲜活的素材,我将把两会精神融入课堂,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家政策,增强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激励他们为国家建设努力奋斗。
王轲之: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举国上下倍感振奋。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形势,我国经济稳健增长,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乡村振兴画卷再添新彩。代表委员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围绕共同富裕、高水平开放、数字经济等时代课题集智聚力,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新征程上,两会擘画的“十四五”收官蓝图激荡人心。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团结奋斗,必将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王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像一份暖心的民生清单。1300万个新工作岗位的承诺,给毕业生和打工者吃下"定心丸";国家在科技领域投更多钱,让年轻人能在人工智能、新能源这些新行业里大展拳脚;降低污染排放的硬任务,让蓝天白云渐渐回到我们身边。
作为思政老师,要带学生看懂这些政策背后的心意:给企业减税是为了保住街边小店,新建保障房是为租房族减轻压力,提高医保报销比例直接帮老百姓省下看病钱。当我们把报告里的大目标拆解成身边的小变化,学生们就能真正明白:国家每项政策都在努力让普通人的日子越过越好。这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就是最生动的思政课。
武志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今年两会的召开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此次大会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奋斗征程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将以报告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岗位,理清工作思路,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
徐冬洁:今天上午我认真聆听了2025年两会工作报告,伟大成就振奋人心。报告中提到2025年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创新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把创新意识传递给学生,更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创新精神。在智能化的浪潮中,我们的思政课要紧贴新时代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大胆借助智能化教学手段和信息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不断努力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宁:听取了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奋。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职业教育的未来,美好前景可期,产教融合将更加深化、终身学习体系将日益深入、政策支持力度将更为加强,这些趋势将助力中国职业教育在新时代实现更大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辛凤妮: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蓄势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今年两会的召开,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名公民、一名教师,我深感自己也应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职责,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外,我将积极学习两会精神,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王丽君:每年的两会都会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同时也对思政教师的工作有了更深的感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思政课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思政课教师应该将国家形势、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和针对性。我们可以利用实际案例和新闻事件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让他们了解当前社会问题的背景和原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決问题的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关注时事,对社会问题有更敏锐的洞察力。
王浩宇: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作为一名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师,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和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精神,强化理论武装,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本次热议,让思政组教师明确了方向,大家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为培育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来源:基础教学部 基础教学部党支部 思政部
作者:何鹏
编辑:寇欣雨
校对:刘婧瑞
发布日期:202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