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710103)
负责科室:智能制造专业组
适用年级:2021年级
编制人员:薛雪琴 乐建波
主审人员: 杨曼虹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电子技术应用(710103)
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电子信息类7101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电子技术应用(710103) |
对应行业(代码) |
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声像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电子产品质检、电子产品技术支持、电子产品销售、售后服务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
例如数控设备(汽车电器、玩具等)或者仪器生产、检测、维修、生产管理及销售 |
职业类证书举例 |
电子CAD中级,电子产品维修工中级、电子装配工中级、电工中级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电子产品制造技术与维修技术的高级技术人才,具备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并熟悉计算机、英语和市场营销知识,能够胜任电子产品的开发、检测、操作、生产工艺、维修、技术咨询和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也可从事网络与信息产业相关岗位的工作,就业前景广阔。同时,也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培养合格的新生。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完成有关实习实训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素质、知识、能力,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总体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3)吃苦耐劳,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4)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
(6)具有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 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具备常用办公软件和工具软件的应用能力
(2) 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具有电工操作技能;掌握电子基础知识,熟悉常见的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3)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和表面贴装元件的基本知识,能识别常用电子元器件,能使用仪器仪表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
(4)能熟练使用常用电工电子工具、仪器和仪表。
(5)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印刷电路板;能阅读电子整机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装配结构图和各种工艺文件。
(6)具备电子产品装配的基础知识,掌握电子产品装配的工艺流程; 能装配、调试和检验电子设备、电子产品和电子电器。
(7)掌握传感器和单片机相关知识,了解它们的应用。
(8)具有电子整机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能力。
(9)能借助工具书阅读简单的专业英文资料。
(10)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
(11)掌握表面贴装技术基本知识和工艺流程, 具有表面贴装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能力。
(12)了解表面贴装编程的基本理论。
(13)掌握电子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以及标准化等方面知识; 具有电子产品生产全过程检验的能力。
4、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 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声像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
本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按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各门课程的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见下表。
序号 |
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
30课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主要内容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及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
2 |
心理健康 |
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
30课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
3 |
哲学与人生
|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30课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
4 |
职业道德与 法治 |
职业道德与法治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
30课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作用和规范,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相关的法治常识,增强法治意识,成长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 |
5 |
职业健康与 安全 |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获得职业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我国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现状及工作发展趋势,掌握职业健康和职业安全概述;知晓劳动者在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方面的相关法治法规,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能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提高个人防护能力;增强学生职业健康与安全意识,具备辨别和消除职业岗位上的危险源,从而防患于未然;掌握本专业数字媒体(平面、家装)事故现场救护的基本步骤,最终掌握事故现场救护技术以及个人的逃生、避险、自救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本专业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和安全发展的观念,形成职业安全和职业健康意识。 |
30课时法治法规: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相关法治法规。职业健康:职业健康概述、职业病的防护、工作压力的管理、工业噪声的防护、工业防尘、工业防毒、振动危害与防护、辐射危害与防护。职业安全:职业安全概述、用电安全、用火防护、信息安全。个人防护:头部防护、呼吸器官防护、躯体防护。帮助学生学习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普适性知识,增强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意识,同时通过相关案例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即将从事的职业及其相关职业所需要的自我防护、现场急救的常用方法,具有在相应岗位安全生产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行为习惯。 |
6 |
语文 |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
180学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由基础模块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
7 |
数学 |
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计算和数据处理技能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180学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由基础模块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和概率统计初步等数学基础知识。 |
8 |
英语 |
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180学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包括语音项目、交际功能项目、话题项目、语法项目、词汇项目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为适应未来多样化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
9 |
信息 技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开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对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理解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等概念和信息社会特征与规范,掌握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各种问题;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不断强化认知、合作、创新能力,为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
90学时 信息基础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基础模块包含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入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基础、人工智能初步等8个部分。拓展模块设计了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维护、小型网络系统搭建、实用图册制作、三维数字模型绘制、数据报表编制、数字媒体创意、演示文稿制作、个人网店开设、信息安全保护、机器人操作 10 个专题。 教学中可根据学生专业能力发展需要选择部分专题、设定教学内容, 以项目综合实训的方式实施教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增加信息意识、发展国民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提升全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为后续计算机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
10 |
体育与健康 |
体育与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达到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
180学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包括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体育卫生与健康、增强体质的锻炼方法、体育保健、各项目竞赛规则)和体育实践(田径、球类、棋类、基本体操、武术、体育舞蹈),培养学生提高体育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以及体育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
11 |
艺术 |
公共艺术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
30学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标准》,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 包括音乐和美术两个部分, 音乐教学通过中外不同体裁、特点、风格和表现手法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一步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掌握音乐欣赏的正确方法与音乐表现的基本技能,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美术教学通过不同美术类型(绘画、书法、雕塑、工艺、建筑、摄影等)的表现形式与发展演变进程,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熟悉基本审美特征,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内涵,感受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 |
12 |
历史 |
历史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优秀文化传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
60学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基础模块为中国历史,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拓展模块为世界历史,内容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模块化历史教育,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
(二)专业(技能)课程
各门课程的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见下表。
序号 |
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1 |
电工技术基础及技能 |
能正确使用常见电工仪器仪表、电工工具;熟悉并能正确进行导线的连接和恢复绝缘、以及照明灯具、开关与插座的安装;初步掌握电工基本操作工艺和基本安全知识;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技术规范;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
90学时 理解电磁感应定律现象和楞次定律。 理解交流电的产生原理和变化规律.理解描述交流电的物理量:周期、频率、最大值、有效值等的意义;理解交流电的特点,理解电感、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理解单相交流电路的概念,理解RL、RC、RLC串联电路的特点、分析方法。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简单计算,了解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其经济意义。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特点和连接方式。 |
2 |
电子技术基础及技能 |
掌握锡焊技术,会运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压、电流。能熟练识别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并会正确测试元件的好坏,能正确选用元件。会熟练使用示波器,会使用信号发生器;会安装与调试音频功放电路(前置放大器由集成运放构成);会安装与调试直流稳压电源;能正确测量稳压性能、调压范围;能用示波器观测振荡波形,测量振荡频率;知道调幅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 |
120学时 理解反馈的概念,放大器的组成、类型、会判断负反馈放大器的四种组态。了解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和分类;能识读OTL、OCL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图;了解功放器件的安全使用知识;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结构,了解常用的直流稳压电路;三端集成稳压器件的种类、主要参数、典型应用电路,能识别其引脚;能识读集成稳压电源的电路图能识读LC振荡器、RC桥式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电路图; |
3 |
工程 制图 |
熟悉国标中,对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和尺寸所做的规定,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及形体分析的方法,掌握电子零件、电子产品结构的绘制与看图方法和尺寸标注法,掌握常用电子零件、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熟悉计算机绘图软件 AutoCAD 2008基本绘图方法。 |
90学时 理解电子工程图的投影原理,了解图样表达方式的种类和方法,了解机械制图、电气制图的国家标准,了解尺寸标注、公差标注、表面粗糙度标注的方法;能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能绘制、识读一般复杂程度的电子工程图样,能绘制电子产品装配草图。
|
4 |
电子测量仪表 |
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子测量仪器,在电子产品设计和维修中,能熟练使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相关测量工作。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
60学时。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用途、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理解现代智能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会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能阅读电子测量仪器说明书;能根据被测对象正确地选择仪器;熟练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仪器完成基本测量任务;能对电子测量仪器进行维护。 |
5 |
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造 |
培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及电子工艺与管理专业学生的 PCB 设计及生产管理能力,其核心能力为能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软件及相关设备以交互方式独立、熟练地绘制电路原理图,并用原理图生成 PCB 图,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 PCB 设计及生产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90学时 了解印制电路板软件的功能特点,熟悉印制电路板软件界面及基本命令;能绘制基本的电路原理图,了解对电路仿真、测试的方法;熟悉元器件库, 能编辑和设计元器件;能绘制SCH图;能绘制简单的PCB图。 |
6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
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结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以构建测试电路的基本技能;了解传感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以及传感器的应用技术和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为就业打好基础。 |
60学时了解自动检测系统与传感器基础知识;了解传感器的种类和分类方法;掌握常用传感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常用传感器特性指示,了解常用传感器应用范围、场合以及使用条件,掌握常用传感器的援用原则和方法;掌握传感器输出信号的二次转换;熟悉常用传感器典型使用电路分析;能正确安装、调试和维护传感器 |
7 |
电子产品结构工艺 |
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表、仪器;能正确阅读分析电路原理图和设备方框图,并能根据原理图绘制简单印刷电路;初步学会借助工具书、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及产品目录等资料,查阅电子元器件及产品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能按电路图要求,正确安装、调试单元电子电路、简单整机电路;处理电子设备的典型故障。掌握手工贴片元件的贴装和焊接技术要领,能对简单的产品故障进行返修。能对SMT贴装机的使用与维护。 |
60学时 了解电工电子仪表、仪器的基本结构及正确使用与维护;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正确识别与检测方法; 理解常用电子电路和简单电子整机电路的分析、检测与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掌握电子电路安装的工艺知识。了解SMT实训工厂的工作制度,熟练掌握SMT工艺流程和简单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 |
8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掌握单片机基本原理,熟悉 KEILL 软件和PROTEUS 软件的使用;熟悉 MCS-51的结构与应用设计,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通过应用实例熟悉单片机在综合应用中的用法。具备进一步自学拓展相关知识的能力,如自学应用其他型号单片机的能力。培养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与团队精神及养成认真、细致、踏实的工作风。 |
60学时 了解单片机技术的特点、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熟悉MCS-51单片机芯片的基本功能和典型应用实例;能正确操作、使用单片机开发系统;能说明常用指令、寻址方式、接口的特点及用途;初步具备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调试、检测、维修的能力。 |
9 |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 |
针对电气制造、维修调试,相关设计企业的检修、调试电工岗位需求出发。加强学生的 PLC 应用的意识,培养学生电气控制与 PLC 综合应用能力。 |
60学时 了解传统电气控制的原理,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原理、接线、控制过程;掌握 PLC 的基本原理、结构、工作过程、逻辑指令、顺序指令的原理及应用范围;运用 PLC 设计控制具体工作对象的应用,并掌握工作流程、工作原理。 |
10 |
钳工技能训练 |
掌握钳工加工的知识;掌握钳工操作中常用设备,工、量具结构、原理与管理维护要求和方法;掌握钳工操作中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具备一定的生产现场管理知识。 |
2周 掌握钳工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理论知识,会查阅有关技术手册和标准,能正确使用和护常用工具、量具,掌握钳工常用设备及工具的操作方法,掌握各类刀具相关知识,能制作简单配合及镶嵌零件。
|
11 |
电工技能训练 |
学生经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工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与应用(检测)技术,增强对电路图的识读(图)能力;初步具备连接(制作)和调试常用电路及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初步具备质量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操作规范;初步具备学习和应用电工电子信息产业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
2周 能正确使用常用配电设备、电工仪表、电工工具;能正确进行导线的连接和绝缘,能正确进行照明灯具、开关及插座的安装;初步学会识读一般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初步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安全知识;了解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分配;了解常用低压电器元件和一般设备的型号、规格与功能;了解与电工技能相关的技术规范。 |
12 |
电子技能训练 |
学生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阅读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具有查阅手册等资料的能力;能处理电器及电子设备的简单故障。 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正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
2周 了解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一般过程;能阅读电路原理图、PCD图;能借助手册查阅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的有关数据;能正确选择使用元器件和材料;能熟练安装电子电路并使用电子仪器进行调试;能在教师指导下解决电路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能对所制作电路的指标和性能进行测试并提出改进意见。 |
13 |
电子整机维修实习 |
能够理解典型电子整机的基本原理及各部分电路工作原理,能读懂整机电路原理图、印制电路图和装配图;通过正确使用电子仪器仪表检测电话机或收音机性能指标和参数,分析判断常见故障,并排除。培养学生系统、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
2周 理解典型电子整机的基本原理及各部分电路工作原理,能读懂整机电原理图、印制电路图和装配图;能叙述典型电子整机的一般维修方法和各部分的维修流程,能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部位,能熟练运用各种维修方法与技巧查找并排除故障,掌握常用维修工具和仪器设备的作用及使用方法;能熟练拆装实习用整机;能注意维修安全;能正确填写维修报告。
|
14 |
单片机应用综合实习 |
通过熟练使用单片机开发系统、会使用汇编语言编制并调试一般的程序,会用单片机实现对对典型应用电路的控制。培养学生具备设计、调试与维修单片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嵌入式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单片机系统的相关工作打下基础,并注重渗透职业道德和思想教育,加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团队合作意识。 |
2周 了解单片机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能说明单片机编程的一般方法;能熟练使用单片机开发系统;能用汇编语言编制并调试一般的程序;能用单片机实现对对典型应用电路的控制。
|
15 |
顶岗 实习 |
通过让参加实习,使的学生深入电子企业,了解企业文化,熟悉日常工作内容和组织管理能力,在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组装与调试、电子设备操作维护、质量管理岗位进行为期20周的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电子产品设计、绘制电路图、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电子设备操作维护、工艺文件编制等方面职业技能得到提升,为正式上岗打下良好的基础。
|
20周 掌握电子产品相关法规、行业规范等献资料,电子企业从业特征及要求;学习安全教育,顶岗实习的任务与要求、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与考核办法;设计制作电子产品的基本知识、原理图设计知识;印刷电路板设计流程、工艺文件编写;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的知识、焊接、拆焊知识; 电子产品装配知识、电子产品功能调试知识、质量检测;掌握电子设备操作知识、电子仪器仪表操作使用知识;掌握生产线专用设备、操作电子设备维护。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教学进程是对本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施进程的总体安排,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具体体现。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本专业开设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名称、课程编码、学时学分、学期课程安排、考核方式,并反映有关学时比例要求,详见下表。
教学周安排表
学期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Ⅵ |
总计 |
|
军事 |
1 |
顶岗实习 |
1 |
|||||
入学、毕业教育 |
1 |
1 |
||||||
劳动 |
1 |
1 |
||||||
课堂教学 |
16 |
16 |
15 |
16 |
16 |
79 |
||
实习(集中实验实训) |
2 |
2 |
2 |
2 |
20 |
28 |
||
机动 |
1 |
1 |
1 |
1 |
1 |
5 |
||
考试 |
1 |
1 |
1 |
1 |
1 |
5 |
||
假期 |
6 |
6 |
6 |
6 |
6 |
6 |
36 |
|
总计 |
26 |
26 |
26 |
26 |
26 |
26 |
156 |
(二)教学进程安排表 | |||||||||||||||||||||||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期考核方式 |
总学时及分配 |
总学分 |
课程教学各学期周学时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考试 |
考查 |
总课时 |
讲授 |
实践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
16周 |
2周 |
16周 |
2周 |
15周 |
3周 |
16周 |
2周 |
16周 |
2周 |
18周 |
|||||||||||||
公共基础课程 |
1 |
德 育 课 |
必修 |
职业生涯规划 |
1 |
30 |
30 |
2 |
2 |
||||||||||||||
2 |
心理健康 |
2 |
30 |
30 |
2 |
2 |
|||||||||||||||||
3 |
哲学与人生 |
4 |
30 |
30 |
2 |
2 |
|||||||||||||||||
4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3 |
30 |
30 |
2 |
2 |
|||||||||||||||||
5 |
限选 |
职业健康与安全 |
|||||||||||||||||||||
6 |
5 |
30 |
30 |
2 |
2 |
||||||||||||||||||
7 |
文 化 课 |
必修 |
语文(一二三四五) |
12 |
34 |
210 |
210 |
14 |
4 |
4 |
2 |
2 |
2 |
||||||||||
8 |
数学(一二三四五) |
135 |
24 |
210 |
210 |
14 |
4 |
4 |
2 |
2 |
2 |
||||||||||||
9 |
英语(一二三四五) |
15 |
324 |
210 |
210 |
14 |
4 |
4 |
2 |
2 |
2 |
||||||||||||
10 |
信息技术(二三) |
2 |
34 |
90 |
45 |
45 |
6 |
2 |
4 |
||||||||||||||
11 |
体育与健康(一二三四五) |
1-5 |
150 |
75 |
75 |
10 |
2 |
2 |
2 |
2 |
2 |
||||||||||||
12 |
艺术(音、美) |
1 |
30 |
30 |
2 |
2 |
|||||||||||||||||
13 |
历史(一二) |
12 |
60 |
60 |
4 |
2 |
2 |
||||||||||||||||
小计 |
1110 |
990 |
120 |
78 |
20 |
20 |
14 |
10 |
10 |
||||||||||||||
专业技能课程 |
1 |
专 业 核 心 课 |
必修 |
电工技术基础及技能(一) |
2 |
90 |
70 |
20 |
6 |
6 |
|||||||||||||
2 |
电子技术基础及技能(二三) |
3 |
120 |
120 |
8 |
4 |
4 |
||||||||||||||||
3 |
电子工程制图 |
3 |
90 |
60 |
30 |
6 |
4 |
||||||||||||||||
4 |
电子测量仪表 |
3 |
60 |
60 |
4 |
4 |
|||||||||||||||||
5 |
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造 |
4 |
90 |
45 |
45 |
6 |
6 |
||||||||||||||||
6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
4 |
60 |
60 |
4 |
6 |
|||||||||||||||||
7 |
电子产品结构工艺 |
5 |
90 |
45 |
45 |
6 |
6 |
||||||||||||||||
8 |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
5 |
90 |
90 |
6 |
6 |
|||||||||||||||||
9 |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 |
5 |
60 |
30 |
30 |
4 |
4 |
||||||||||||||||
10 |
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 |
1 |
60 |
60 |
4 |
4 |
|||||||||||||||||
小计 |
810 |
580 |
230 |
54 |
4 |
6 |
12 |
16 |
16 |
||||||||||||||
1 |
专 业 技 能 实 训 |
必修 |
电工技能训练 |
60 |
60 |
2 |
2 |
||||||||||||||||
2 |
电子技能训练 |
60 |
60 |
2 |
2 |
||||||||||||||||||
3 |
电子整机维修实习 |
60 |
60 |
2 |
2 |
||||||||||||||||||
4 |
单片机应用综合实习 |
60 |
60 |
2 |
2 |
||||||||||||||||||
5 |
顶岗实习 |
600 |
600 |
40 |
20 |
||||||||||||||||||
小计 |
840 |
840 |
48 |
2周 |
2周 |
2周 |
2周 |
20周 |
|||||||||||||||
其他类教育活动 |
军训 |
30 |
30 |
1 |
1 |
||||||||||||||||||
专业认知与入学教育 |
30 |
30 |
1 |
1 |
|||||||||||||||||||
劳动 |
150 |
150 |
5 |
1 |
|||||||||||||||||||
小计 |
210 |
210 |
7 |
2 |
1 |
||||||||||||||||||
总 计 |
2970 |
1570 |
1368 |
183 |
2周 |
26 |
2周 |
26 |
3周 |
26 |
2周 |
26 |
20周 |
||||||||||
注:1.总学时2970,其中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含军训、入学教育)学时占比约37%;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占比约63%。 |
|||||||||||||||||||||||
2.总学分183,学分计算办法:理实课程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5学时记1学分;专业技能实训、军训、入学教育等活动1周记2学分。 |
|||||||||||||||||||||||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为推动专业层面的校企合作,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真正培养与企业需求相一致的知识型技能人才,学校还应聘请工作经历不少于五年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本专业的兼职教师。
教师基本情况表
教师姓名 |
所任课程 |
学历 |
年龄 |
职称 |
具有何种职业资格证书 |
所学专业 |
专(兼)职 |
王增学 |
电工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
本科 |
57 |
高讲 |
高级技师 |
电子信息 |
专职 |
薛雪琴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PLC项目开发与实践 |
硕士 |
53 |
高讲 |
高级技师 |
电气自动化 |
专职 |
乐建波 |
组态软件项目开发与实践、自动机与自动线 |
本科 |
57 |
高讲 |
高级技师 |
自动化 |
专职 |
朱爱霞 |
机械装置图样的识图与绘制、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维修 |
本科 |
55 |
高讲 |
高级技师 |
机械专业 |
专职 |
马变芳 |
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技术 |
硕士 |
49 |
高讲 |
高级技师 |
机电专业 |
专职 |
赵小刚 |
电气CAD |
硕士 |
43 |
高讲 |
技 师 |
计算机 |
专职 |
杨 晶 |
组态软件项目开发与实践、电气CAD、机床电器控制系统与维修 |
本科 |
41 |
讲师 |
技 师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专职 |
高 戈 |
电工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与维修 |
本科 |
38 |
讲师 |
技 师 |
电子信息工程 |
专职 |
崔 峰 |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
本科 |
41 |
高讲 |
技师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专职 |
李璟 |
组态软件项目开发与实践、机床电器控制系统与维修 |
硕士 |
35 |
讲师 |
技师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专职 |
刘旭霞 |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 |
大专 |
50 |
高级实验师 |
高级技师 |
工业仪表及自动化 |
专职 |
王越超 |
PLC实训、电工技能实训 |
中技 |
54 |
实验师 |
技 师 |
工业仪表及自动化 |
专职 |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实习室
校内实训实习室必须具电工实训室、电子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各实训室主要工具和设施的名称及数量见下表。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
||
名称 |
数量(台/套) |
|||
1 |
电工实训室
|
电工技术实训装置 |
20 |
|
2
|
电子实训室(综合改造)实训室 |
电子技术实训装置 |
20 |
|
3 |
单片机实训室 |
单片机技术实训装置 |
20 |
|
单片机控制多种对象实训装置 |
1 |
|||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指在学校区域范畴之外由学校单独组建或与企业合作组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也可以是校企以协议形式明确的可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生产性实训场所。
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实战技能,满足生产实际岗位的需要。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可视专业学生数和当地化工企业的属性灵活配置。
(三)教学资源
1.教材
学校应建立严格的教材选用制度,教材原则上应从国家推荐教材目录和上级关于中等职业教育主干专业核心课程推荐教材目录中遴选。专业教材要能体现电子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反映应用电子专业发展与课程建设的最新成果。发挥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等作用,规范专业教材遴选程序,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根据专业性、基础性、实用性的原则,组织专业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需要,编写专业课程教材,鼓励开发有特色、高质量的校本教材。
2.图书文献资料(建议)
配备应用电子专业必需的行业政策法规、职业标准、技术手册、实务案例及专业期刊等图书文献,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
3.数字资源
充分利用国家电子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并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教学动画、数字化教学案例、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数字资源,能满足教学需要。
(四)教学方法
建议对实施教学应采取的方法如下。
分为教学能力、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评价三部分。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具体评价包括教师学术水平、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和教科研能力。
教师教学过程(行为)评价。教师教学过程主要是对教师在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中的教学行为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有教学设计(备)、教学实施(教)、教学辅导(辅)、批改作业(改)、教学效果(考)、学生教育(管)和教科研(研)等环节。除了“管”和“研”两个环节已作为教学能力评价指标外,其作四个环节均是教学过程评价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投入程度,对教学质量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教师教学目标评价。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师教学目标评价,就是对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情况进行评价。
(五)学习评价
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方法提出要求和建议。注重全面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内容规范化;评价制度严肃化;评价标准科学化 。
注重全面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能力的评价是对其学习成果的一个总结,由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强化过程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促进其主动学习,从而获得进步。评价形式多样化 试参考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的意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规范化 评价的形式固然重要,内容却也不容忽视,在评价内容上,既关注学业内容也要关注非学业内容。评价制度严肃化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具体特点,在评价学业成绩时,我们常常倾向于积极因素:尽量减少补考人数,而一旦组织补考,也常低调处理,不能起到威慑作用。评价标准科学化 对各种考核过程中的评价标准,一定要有章可依,要体现学生的发展特点,不能想当然,不能凭一时兴起,要体现科学性。
(六)质量管理
职业学校依据本方案,开展专业调研与分析,结合学校具体实际,编制科学、先进、操作性强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滚动修订。具体要求为: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确定本校本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2.注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着眼于学习者的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针对中高职衔接形式,通过制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在现代职教体系框架内,统筹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评价标准,实现中职与高职专业、中职与职教本科专业,在教学体系上的有机统一。
3.贯彻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和《中职学校专业标准(试行)》,开足开好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专业类平台课程。
4.选修课程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公共基础限选课程要落实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公共基础任意选修课程、专业(技能)任意选修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学分)安排,要结合专业特点、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开设,并科学合理地选择课程内容。
九、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是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毕业时应达到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为:
1.符合陕西省有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思想品德评价和操行评定合格。
2.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在校期间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并获得奖项的同学,按照奖项级别和等级,给予相应的学分奖励。
3.毕业考核成绩达到合格以上。毕业考核方式:(1)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艺术素质、社会实践等;(2)学业成绩考核,包括本专业各科目的学业成绩、以及结合本校本专业实际而开设的毕业综合考试;(3)实践考核项目,包括学校综合实践项目考评、顶岗实习报告、作品展示等。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并获得奖项,按照奖项级别和等级,视同其“实践考核项目(学校综合实践项目考评、顶岗实习报告、作品展示等)”成绩为合格、良好、优秀。
十、附录
一般包括教学进程安排表、变更审批表等。
略
发布日期:2022-11-30